“雕虫小技”这个成语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, 用于比喻微小技能,有时候也用来对自己写的文章或其他内容的谦称。
图片
不过不知道大家想过没,这个成语里的虫指的是什么呢?是昆虫么?
在古代,“雕虫”最早指的是书法,这当中的“虫”,并不是某一种虫子,而是“秦书八体”之一的虫书。
“雕虫”这个词语最早见于西汉·扬雄的《法言·吾子篇》:
或问:“吾子少而好赋?”曰:“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”俄而曰:“壮夫不为也!”
这里的雕虫其实就是指的就是虫书篆刻。
秦书八体是指秦代通行的八种书体,其中一种就是虫书,也称为鸟虫书,东汉的许慎在《说文解字·叙》中介绍过秦书八体:
秦书有八体:一曰大篆;二曰小篆;三曰刻符;四曰虫书;五曰摹印;六曰署书;七曰殳书;八曰隶书。
鸟虫书,是在篆书的基础上,通过将鸟、虫、鱼等动物的形状与文字通过点缀组合,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字体,因其形状像虫鸟,所以得名鸟虫书。
图片
春秋战国时期经常见到这种字体,一般是见于青铜器的铭文上,特别是兵器上居多。
许多诸侯国君的武器上都能见到鸟虫书的痕迹,比如越王勾践的青铜剑,春秋吴季子的青铜剑等。
另外在春秋战国及秦汉的一些瓦当,印章,符节玺印及旗帜符信中都有鸟虫书的身影。
图片
郭沫若先生在《周代彝铭进化观》中,认为鸟虫书是:
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,其效用与花纹同。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当自此始。
所以,虫书作为一种字体,它的装饰意义其实更大于表义功能。
而成语“雕虫小技”,最早可见《北史·李浑传》。北齐大臣李浑曾用“雕虫小技”这个词语嘲讽著名的文史学家魏收:
雕虫小技,我不如卿;国典朝章,卿不如我。
意思是写那些“虫书”,我不如你;但是,制定国家法规,你可就比不上我了。
图片
而在唐代的时候,“雕虫小技”就开始逐渐用于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,比如李白的《与韩荆州书》中的:
恐雕虫小技,不合大人。若赐观刍荛,请给纸笔,兼之书人,然后退扫闲轩,缮写呈上。
所以说,“雕虫”其实最早指的是虫书篆刻,之后雕虫则被贬为微末小技,而雕虫小技则逐渐引申为微不足道的技能。
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,侵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专业杠杆炒股公司,正规配资网,鼎瑞创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